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(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如何记账)
第一次对银行理财产品有疑问是大学毕业的时候。
南昌平时用硬币比较多,四年攒了很多硬币,临走不能及时花出去,就和室友一起去某某银行兑换,然后美美的吃一顿。
室友那时已经在银行做对公业务,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算是有些了解,前面还有几个人在排队办业务,旁边的易拉宝引起了他的兴趣,在跟大堂经理交流的时候,我看到易拉宝上正在宣传他们银行的保本和不保本的产品。保本的产品利率大概是4%左右,不保本的产品要更高一点。
产生疑问的另一个原因是,当时已经在元宝365实习,接触到的都是5-15%的利率,而且资产都很优质,供应链的借款逾期为0,出借人到期都能收到本金和利息,对于一个刚刚接触p2p和理财的人来说,这应该就是保本保息的概念。
他们银行推出的不保本产品,比元宝365的利率要低的多,还有损失本金的风险,那么这个产品的意义在哪?
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聊天,了解到他要到一家银行入职,入职前有个培训,那天培训的正好是理财的相关内容。
我问了他这个问题,他的回答是“很正常啊”,一脸懵。随后补充道,“他们不保本,但卖某个理财产品几十年,从来没让客户赔过”...
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了银行保本保息的秘密。
什么叫“保本保息”,简单理解保本可以理解为兜底,保息理解为刚兑,本来是预期收益,但是银行刚性兑付干掉预期,变成固定收益。
举个例子,如果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1.95%,一年期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是3.5%,但实际上,银行能100%兑付给你的收益率只是1.95%。
银监会早就不允许银行理财产品承诺“保本保息“了,所以我才会被告知他们的理财产品不保本。
银行有一类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很高,这类产品大多是结构性产品。
什么是结构性产品?简单说就是由两部分组成,一部分资金大致保障本金,另一部分“爱怎么玩儿怎么玩儿”,去博取高收益。
这么说吧,就是比如说你投了100元,银行把其中的94元拿去购买一个到期时可兑付100元的零息债券。也就是说,你的本金有了。
接着,银行把剩下的6元拿去投资外汇、股票、期货之类的东西,这些产品的收益那可就说不准啦。
最后,银行给你一个预期收益率的范围,声称最高可达到多少多少。很多人就盯着这个最高可达到多少,却没看到收益范围跨度比较大,从3%到13%不等。
结果就是,这个最高收益一般都是达不到的,最终的收益也就和保本型产品收益差不多,4%左右。
那么、为什么银行工作人员仍在向你推销保本保息的产品呢?
因为银行的营销手段实在高明,由于过去银行建立了广大的群众信任基础,大家对于银行工作人员有“谜一样“的信任,银行员工由于沉重的业绩要求和残忍的竞争机制,在向你推销理财产品时,往往会暗示你,这个产品绝对能保本保息,因此他说什么,你也就信什么了。
要告诉大家的是,银行理财产品并不是安全保本的代名词,最重要的是看清银行的文字游戏,了解该产品是银行的自销还是代销,产品的信息披露是否透明,如需购买还要多留心眼。
邀请好友一起赚2%加息奖励
9.6-9.30
活动期间老用作为队长凭邀请码
邀请2位有效新用户视为组队成功
满足相应条件可以获得最高2%加息
团队人数最多的队长可获得500元现金
戳【阅读原文】了解活动详情!
评论